1.污水处理工艺方法
污水处理技术按照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三类。
(1)物理处理法: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将污水中悬浮的固体污染物进行分离。常见的方法包括筛滤法、沉淀法和上浮法等。
(2)化学处理法:通过化学反应,分离并回收污水中以悬浮、溶解或胶体形态存在的污染物。主要方法包括中和、化学沉淀、氧化还原反应、电解等。
(3)物理化学处理法:涉及的方法有混凝法、气浮法、气提、萃取、吸附、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过滤法、膜分离法以及反渗透法等。
(4)生物化学处理法:借助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污水中的溶解性和胶体性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该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好氧处理法和厌氧处理法。
经过二级处理后,城镇污水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中的BOD、SS等指标能够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是在一级、二级处理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氨等。
剩余污泥含水率高达99.2%,需进行浓缩脱水处理以减量。处理方法有重力、气浮和离心浓缩,可利用构筑物或机械完成。浓缩后,污泥含水率降至92%以下,体积显著减少。
城镇污水处理厂通常将污泥浓缩和脱水处理合并进行。污泥脱水方法主要有压榨过滤和离心过滤,压榨过滤包括带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和厢式板框压榨过滤机。
脱水后的污泥体积减小,形成易运输的污泥饼。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污泥含水率应低于80%。为最大化减量并利于无害化处置,可采取破坏细胞壁的调理,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至50%以下,满足无害化处置条件。
一种较为彻底的污泥无害化处理方式是污泥干化焚烧法。然而,将含水量较高的污泥完全干化并实现燃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尽管污泥本身含有一定的热值可供利用。
人工堆肥或机械堆肥等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可以进一步改善污泥的卫生质量,堆肥后的污泥是一种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对于重金属超标的污泥,经脱水处理后要慎重填埋,一般需要将其封闭起来。
污泥的无害化处置方法还包括土地利用、安全填埋和制造建筑材料等综合利用途径,不同的无害化处置方法要求的污泥含水率不同,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由此足以见得污泥脱水处理的重要。